您当前的位置: 行业方案> 数字文博
行业方案
数字文博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进行古代遗迹考察和古代遗物研究的重要价值。产生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到清代(公元1644—1911年)更为发达,最终形成了中国考古学的前身。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科技方法在考古学中更多的被应用起来,考古科技在这一时期兴起。从20世纪初期开始,以C14方法为代表的测年技术的发展和以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航空摄影技术等的使用。考古进入了一个方法和技术逐渐完善,理论和实际结合更加紧密,多学科交汇互通,动手和理论技术同时具备的综合性科学,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调查发掘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逐步建立起完备的中国考古学体系。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化遗址、文物、博物馆等已经成熟并被广泛应用,无人机、遥感卫星、三维激光扫描、虚拟建模等技术提供多元化数据,结合AI、AR、VR、互联网平台等多种方式保护、存档、恢复、展示中国历史。实现历史文化传承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科技发展推动了遗址不仅可以追溯历史演变影像,还可以记录挖掘不同时期的三维可视化数据;推动了文物不仅可以永久的保存,还可以为流失海外的文物和现存的残缺文物在电脑进行复原、为文物专家和广大文物爱好者共同研究交流提供了可能;推动了博物馆不仅可以虚拟展示,还可以实现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有机互动,不断提高遗址文物利用率,让沉睡在库房中的文物多多“苏醒”,让馆与馆之间的文物多多“流动”,让它们“活起来”。更重要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前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并能解决旅游推广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延续中华文明,守护珍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国家历史文化,提高中国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推进中国国际化旅游,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大国,均具有重大意义。